主页 > imtoken钱包app > 重!美联储提高利率以保护钱袋

重!美联储提高利率以保护钱袋

imtoken钱包app 2023-01-18 16:49:13

北京12月17日凌晨,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.25%至0.5%的水平。这是美联储九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。

美联储宣布加息是2015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事件,也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和投资机会产生巨大影响。加息会有什么影响?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美联储加息会产生这些影响

美元汇率

从历史上看,美联储加息一个月后和一季度美元指数走软的频率更高,这表明投资者对美元的态度会更加谨慎,在预期结束后,大多数人会经历沉默。加息后兑现。

美国财经网站Daily FX评论称,加息后美元的表现很可能令市场失望。

美国股市

机构分析,历史数据显示,1983年和1988年的前两轮加息并没有改变股市的上涨,这可能与当时美国经济的高增长率有关。

然而,在1994年以来的前三轮加息中,标普500指数和美股道琼斯指数在加息前后的当月和第一季度均出现下跌。只有代表先进技术和创新的纳斯达克指数取得了小幅收益。

因此,总的来说,加息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是比较负面的,加息后效果会更加明显。长期来看,如果加息步伐缓慢,随着后期美国经济持续向好,对股市的影响将是负面的。随着企业盈利预期回升,股市可能会好转。

人民币汇率

此外,由于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7月到2005年一直与美元挂钩,因此无法从历史数据上判断人民币汇率对首次加息的反应。但年初美元走强时,人民币汇率明显疲软。人民币再次升值后,如果加息后美元指数走弱,人民币不会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。

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

中国股市

对中国而言,自1994年以来的三次加息中,上证综合指数在一次加息后的一个月内出现下跌,而在首次加息后的一季度表现也不佳。这可能与中国国内因素的关系更密切,因为在1994年和2004年,上证综指甚至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就已经下跌。

但1999年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,中国股市前期暴涨,7月份开始调整。美联储加息可能是催化剂之一。从目前来看,美联储加息将导致资金外流,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加强,对A股始终是利空因素。

据华泰证券称,上证综指的变化表明,美联储加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,对中国股市产生负面影响。但由于历史样本较少,可能是历史巧合,不构成因果关系。

商品价格

海通宏观认为,美联储本轮加息已经赶上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历史变化。一方面,受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等诸多因素影响,一度“不可能”的原油市场持续下跌。另一方面,作为大宗商品的消费“巨人”,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突然放缓,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急剧下降。

这两个利空因素在短期内都没有好转,所以虽然美联储加息后大宗商品历史性走强,但这一轮可能真的“不一样”!

华泰证券认为,美元走强将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低迷。一是美国经济复苏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拉动作用从2004年到2006年明显减弱。美联储上轮加息后,受经济带来的需求支撑,金属和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。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。

其次,美国与新兴国家的经济周期出现分化。现阶段,中国工业化扩张正在放缓。当前,调整经济结构是一项重大任务。第二产业缩小了经济空间。对其下一步经济运行普遍存在负面预期;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六年来最严重的下滑;巴西正面临经济负增长。鉴于新兴市场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,全球市场对工业品需求不足,很难出现类似2004-2006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。

最后,随着美联储加息提振美元,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。

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

黄金价格

川财证券和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,考虑到国际黄金市场主要以美元计价,而美元是目前最常见的国际货币,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竞争。和黄金。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美元信用基础稳固,加息前后金价确实面临短期下行压力。从历史上看,黄金价格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应也更加灵敏,在加息前夕价格将面临压力。

但长期来看,如果通胀回升,黄金的商品性意味着金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带动。如果通胀持续低迷,货币政策将难以在首次加息后迎来进一步收紧的消息。也不会一路下跌。

对新兴市场的影响

“相比之下,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的压力更大。2015年以来,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表现远低于预期,资本外流等方面带来更大压力,货币和多国金融可能受到较大冲击,同时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。

美联储加息确实会对新兴市场产生负面溢出效应,但此次加息不会引发金融危机。

会导致资本外逃吗?

对我国来说,美联储加息确实会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加大,但不会导致资本外逃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,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。一方面,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金融形势也比较好,金融体系总体运行比较平稳。此外,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净债权国,2014年底外债占GDP比重不到10%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,远低于20%的国际警戒线。美元升值不会导致我国外债负担急剧增加。

人民币可能进一步贬值5%

美联储宣布加息,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接近零利率的时代。

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

12月16日,根据央行公布的汇率中间价6.4626,较上一交易日贬值67点,创四年新低。至此,中间价已连续八个交易日下跌,累计下跌775个基点。 12月4日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6.4020跌至6.4610,8个交易日贬值0.92%。

美联储加息就像悬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,人民币也不例外。瑞银证券预测,到2016年底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.8,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贬值5%。

人民币贬值对我们有何影响?

人民币贬值跟我有什么关系?很多网友可能会问这个问题。事实上,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
人民币贬值对需要出国留学、出国旅游、出国购物、出国采购的网民影响最大。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。以美国旅游为例,按人均消费5000美元计算,人民币汇率从6.2降至6.4,增加约1000元。

我们可以算一个账:今年以来,人民币中间价下跌了4.82%;过去两年的总跌幅超过5%。如果你需要出国留学、旅游或购物,这意味着与两年前相比:

如果你的1000元不到50元,相当于少看一部电影;如果你有10万元,那就少5000元,相当于少了一次国内旅行;如果你有1000万元,你将损失5000元。损失50万,相当于损失了一辆宝马5系;如果你有家人在美国留学,如果按人均每年25万元计算,换美元时可能会多花12500元。

所以,事实上,你口袋里的钱就飞走了!

如何保护我们的“口袋”?

如果要使用外汇,不妨提前兑换

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

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人民币波动的影响可能不是特别大;但如果你有计划进行一些海外支出,比如未来的海外消费或孩子出国留学,你可能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。比如可以考虑提前兑换一些美元;有海外消费需求的网友可以考虑用信用卡多消费,回国后还钱。

适当增加海外资产配置

对于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,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,资产配置可以考虑增加以美元、英镑计价的投资产品的比例。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海外置业、海外保险,也可以选择QDII产品和海外股市的投资机会。

美联储五个加息周期回顾

自 1982 年以来,美联储经历了五个相对明确的加息周期:

第一轮:1983.3-1984.8

加息背景:经济复苏初期;基准利率从8.5%上调至11.5%。

1981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 13.5%,距离恶性通货膨胀仅一步之遥。 1980-81 年经济处于极端货币紧缩状态,试图将通胀从系统中挤出,通胀从 1981 年的超过 13% 下降到 1983 年的不到 4%,从而允许美联储在 1986 年将利率下调至 6.75%。

第二轮:1988.3-1989.5

加息背景:通胀上升;基准利率从6.5%上调至9.8125%。

近30年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历史

1987 年的股市崩盘导致美联储采取紧急政策,降低利率以拯救市场。由于救助及时,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,1988年以来通胀持续上升,美联储开始加息,最终在1989年升至9.75%。本轮紧缩政策减缓了经济增长,随之而来的油价上涨和与 1990 年 8 月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,导致货币政策转向宽松。

第三轮:1994.2-1995.2

加息背景:通胀恐慌;基准利率从 3.25% 提高到 6%。

在 1990-1991 年经济衰退之后,尽管经济增长有所回升,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。通胀下降导致美联储继续将利率下调至 3%。到 1994 年,复苏重新获得动力,债券市场担心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。 10 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 5% 上升至 8%,美联储将利率从 3% 上调至 6% 以控制通胀,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跌。

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趋平鼓励投资者在海外寻求更高回报,导致大量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市场,这种情况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突然结束。

第四轮:1999.6-2000.5

加息背景:互联网泡沫;基准利率从 4.75% 提高到 6.5%。

1999 年 GDP 增长强劲,失业率降至 4%。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降息 75 个基点后,当时的互联网热潮导致 IT 投资增加,经济容易出现过热。6.5%。

2000 年互联网泡沫和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,经济再次陷入衰退,9/11 的余波使情况变得更糟。 .

第五轮:2004.6-2006.7

加息背景:房地产泡沫;基准利率从 1% 提高到 5.25%。

股市泡沫后美联储利率大幅下降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。 2003年下半年,经济强劲复苏,需求快速上升带动通胀和核心通胀上升。 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,连续17次加息25个基点,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.25%。

美联储连续加息后,又一个泡沫——美国房地产泡沫被戳破,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,美联储又开始降息。